鴨子育雛需要適宜、平穩(wěn)的溫度和濕度環(huán)境,育雛室的溫濕度一定要平穩(wěn),切忌給溫忽高忽低。這是保證雛鴨健康生長和提高成活率的關鍵。下面我們談談雛鴨需要多少溫度與濕度問題,供參考。
1、雛鴨需要多少溫度
雛鴨育雛溫度要前高后低。降溫時要逐漸降低,溫度不能忽高忽低、溫差過大,否則容易感冒。
適宜育雛的溫度控制建議如下:1~7日齡31℃~28℃,8~14日齡28℃~22℃,15~21日齡22℃~19℃。
如果采用高溫育雛,溫度控制建議如下:肉用型雛鴨育的溫度比蛋用型雛鴨要求高,施溫程序為1日齡35℃,2日齡34℃,3日齡33℃,4~7日齡32℃~30℃,第二周29℃~26℃,第三周25℃~21℃,4周后以20℃~15℃為宜。
2、雛鴨的濕度控制
雛鴨出雛后,在干燥的育雛室內存放并經過運輸等應激,雛鴨體內的水分將會大量損失,失水嚴重將會影響卵黃物質的吸收,影響健康和生長發(fā)育。因此,育雛初期育雛舍內需要保持較高的相對濕度(達60%~70%)。
隨著雛鴨日齡的增加,體重增長,采食、飲水增多,呼吸量加大,排泄量增大,此時應盡量降低育雛舍的相對濕度(50%~55%),以減少疾病的發(fā)生。
3、溫濕度對雛鴨的影響
溫濕度適宜時,雛鴨飲水、采食、休息等活動正常,行動靈活,反應敏捷,分布均勻,不扎堆,生長發(fā)育快。
溫度較低時,雛鴨趨向熱源,相互擠壓扎堆,活動減少,飲水、采食量下降,容易產生腹瀉及發(fā)生呼吸道病,也易造成擠壓傷亡,生長速度緩慢。濕度較低時,雛鴨飲水量增加,飲食量降低,會引起發(fā)育不良。
溫濕度偏高時,雛鴨煩躁不安,遠離熱源,食欲降低,渴欲增加,正常代謝受到影響,抗病力下降。